宋尚节传(一)
- 石乐 董
- 2015年11月2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童年时代 一、父亲宋学连 宋尚节的父亲宋学连,幼年因家道贫穷,以放牛为生;曾在福建莆田坑北的私塾受教育一年。宋学连16岁时到福州神道学校读神学。他刚进校时仍未清楚得救,到第三年读到约翰福音、罗马书时,蒙神光照,认识到自己的罪,接受耶稣作救主,才清楚重生得救。19岁时,宋学连从神道学校毕业,任美以美会传道人,不时到邻近的乡村去布道。 25岁时,他与佛教家庭出身的陈若兰结婚。这桩婚事是双方家长指腹为婚,他们本人长大后虽信仰不同,却不能悔婚,宋学连必须依照信约迎娶若兰。 宋学连婚后一年,家里添了一个女孩,再一年,又多了一个儿子,生活负担十分沉重。他的薪金菲薄,每月只有五六元,无法应付一家四口的生计。曾有一晚,宋学连想辞掉传道之职,到别处另谋职位;正思念时,一句圣经浮现在他的脑海:“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,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。”(箴三5)宋学连清楚地意识到主在亲自对他说话:“我的仆人啊!不要惧怕,有我与你同在,你所需要的一切,我早已知道了。”第二天早晨,宋学连向妻子若兰说出前一天心灵上的争战的过程,并见证主耶稣的得胜。从那天开始,他一心一意地事奉神,再也没有动摇。 宋学连虽然在属灵方面有了重大的转机,矢志终身服事主;他妻子若兰当时却没有蒙恩得救。后来她得了一场大病,医生均束手无策。她在垂死之际,听到有声音对她说:“妇人起来,吃你的饭吧!今晚我要赐与你新生命。”奄奄一息的她,因为听见了起死回生的大医生耶稣的话语,就坐了起来。经过这场大病,宋尚节的妈妈从此热心敬拜神,甘心和丈夫同背十字架跟从主。 二、宋尚节的出生与幼年 1901年9月27日,宋尚节生于福建省兴化县凤迹村。由于宋尚节是母亲若兰蒙恩得救后才生出来的孩子,父母给他起名“主恩”。 约在1907年,宋学连出任卫理公会在兴化办的福音书院副校长;于是举家搬离凤迹村,迁居兴化城内;宋学连并将儿子宋尚节送到邻近的教会学校哲明小学就读。 有一天傍晚,宋尚节放学回家,惊闻妹妹宋瑞德已经死了。妹妹的死,引起宋尚节思考一个问题:「人死后到哪里去?」这问题一直到他得了新生命那天,才恍然明白过来。 1909年4月9日早上,林鸿万牧师讲道,听的人受感动,不禁泪下沾襟。为了教会的复兴,下午有30多位信徒参加禁食祷告。当日晚上,林鸿万再讲道时,在圣灵作工下,信徒纷纷认罪,并彻底对付罪,交出不洁净的财物。由于听道的人众多,弟兄们临时搭了一座可容三、四千人的帐篷,但参加聚会的人则多达五千人。 宋尚节在《我的见证》一书中,记述了当年林鸿万主持复兴聚会的情形:“牧师的讲题是橄榄山下客西马尼园中的耶稣。他讲得活灵活现,描摹得入情入理,使会众听得心神向往。我真怕去回忆,但却常常回想到当年的情景。记得林鸿万牧师当年所讲的那些话,一声声,一句句,犹如一支支利箭,射向听众的心坎。……来赴会的听众,不仅是兴化本地人,厦门、福州、华南众教会都陆续派代表前来。感谢主,每个代表来赴会后,都得着了丰盛的生命,一回到自己的地方,他们的本地教会也因着他们的复兴而复兴。” 1909年秋天,宋学连患上气喘病,从福州回家途中又遭凉受病;病重时他气吁吁地在喘气,吐不出哽在咽喉的痰。宋尚节的妈妈贴往宋尚节耳边说:“别哭,快为爸爸的病祷告吧!在人不能,在神万事都能!祷告是大有功效的。”宋尚节向神祈求说:“慈爱的神阿!求你留下我亲爱的爸爸的命,直到他把我养大成人。”宋尚节重复地向神恳求。忽听到“喀呛”一声,他父亲咳出了哽噎着的痰。宋尚节见证说,他经过那次祷告得答应,信心增长许多。从此,他对一切的艰难都借着祈祷去胜过。
最新文章
查看全部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,是何等浩大,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,使他从死里复活,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,远超过一切执政的、掌权的、有能的、主治的,和一切有名的;不但是今世的,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。 #每日话语
StartFragment 因此,我既听见你们信从主耶稣,亲爱众圣徒, 就为你们不住地感谢神,祷告的时候常提到你们,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、荣耀的父,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,使你们真知道他。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,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,他在圣...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