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大国,若烹小鲜
- 石乐 董
- 2016年8月2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是老子很有名的一句话,语出老子道德经的第六十章,讲的是治国者应有的智慧,放到现在的企业职场就是领导的艺术;换个角度看,做为教会的治理或教会生活中的服事也很有启发。只是老子有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思想理念,而现代人对国学接触得少,加上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这句话自古的学术争议就多,所以光从字面看,会出现几许解释不同且近乎相反的情况。你认为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是什么意思呢﹖为什么这句话可以应用在事奉主、服事人的这一面呢﹖
首先,崇尚无为而治的老子,可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的信奉者,他的主张是以“无为”而“为”,所以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不是说治国大事像做菜小事一样简单,无为就可以了;也不是说治理国家就像现在的米其林或分子料理,工序繁复到细致苛求。但是,你若不懂得掌握烹好“小鲜”的诀窍,你就没办法把国家治理好。所以,要命的关键来了,何谓“小鲜”呢?“小鲜”可不是指小菜一碟,“小鲜”是指小鱼说的。好了,现在有画面感了吗?怎样可以烧出一道滋味鲜美的小鱼来呢?
或许你会说,烧个鱼还不简单,不论是干煎、红烧或煮汤,烧鱼最要掌握的不外是火候和佐料。确是如此,火候与佐料既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少,太生太老太咸太淡都不成佳肴;但这是一般烧出好菜的基本通则,为什么老子要特别以烧小鱼来说治大国呢?那就要从小鱼本身的特质和老子的观点来细看了。烧过鱼的人都知道,鱼,特别是小鱼,肉非常细嫩,放在锅里是禁不起多翻几次的,一翻不好鱼肉就散掉了。所以,想把小鱼烧好,就得“无为”,别胡乱去搅动它。因为烹鱼烦则碎,治民烦则散,知烹鱼则知治民。老子心之所向的治国之道非常明确,就是治理一个大国不宜翻来覆去,不要动辄扰民,更不要瞎折腾。
治大国者都得若烹小鲜了,服事人又何尝不是,其中“度”的拿捏掌握至关重要。“烹小鲜”的度是依据小鱼的身量和特性,不是随着掌勺者的喜好或偏执;是客观的,不是主观的。事奉神、服事人不是凭着外面个人的经验、热心与方法,而是有里面的感觉,是由圣灵来带领的,是有从主那里所领受的负担来的。“烹小鲜”需要恰到好处的耐心,服事人也是的,还需要对心上的人有在基督里的爱与关心,且是细腻但不粗暴的爱与关心,否则会“烦则伤人,挠则鱼烂矣”。所以,不是人有没有来聚会的问题,而是人有没有得着主的问题;不是我传了多少福音的问题,而是我有没有陪同人的问题。
神看重我们所是的过于我们所作的。一切事奉神的事,都该是从灵里出来的。十字架要对付的,就是我们天然的生命,就是我们天然的思想和情感。再不要任凭己意去服事人了,生命的事是不可挠、不可烦的。
时候将到,如今就是了。那真正拜父的,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,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。神是灵,所以拜他的,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。(约翰福音四章二十三至二十四节)
体贴肉体的就是死,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。(罗马书八章六节)
最新文章
查看全部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,是何等浩大,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,使他从死里复活,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,远超过一切执政的、掌权的、有能的、主治的,和一切有名的;不但是今世的,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。 #每日话语
StartFragment 因此,我既听见你们信从主耶稣,亲爱众圣徒, 就为你们不住地感谢神,祷告的时候常提到你们,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、荣耀的父,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,使你们真知道他。 并且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,使你们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,他在圣...
Comments